乙巳年佛歡喜日 盂蘭盆供法會開示-僧徹苑長
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,源自佛陀在世時起,僧團結夏安居,聽佛陀說法,精進修行。在安居圓滿之日,僧眾分享修行體悟,並發露懺悔自己的過失。由於弟子精進用功,佛陀心生歡喜,故這天稱「佛歡喜日」。
在結夏安居期間,大眾會前往道場,供養及護持用心修持的法師。在《盂蘭盆經》中提到,大眾可以衣服、飲食、臥具及醫藥等「四事」供養法師。隨着時代變遷,現在大眾已改用不同形式供養法師,例如透過電子平台作財布施,法師需學習如何運用金錢,安排自己的「四事」,乃至維持道場運作。大眾亦應學習有智慧地供養,平等供養每位法師,如將果儀放入功德箱。那麼大眾便不會因供養而起得失心,從而培養歡喜心。
在結夏安居期間,碰上有外客僧來參訪共住,因為僧眾各有修持,道風和立場或有不同,所以共住期間要歡喜地和洽共處。相處期間若意見不合,心念行為便有機會偏差,故需訓練自己,發露懺悔,消除我慢。
佛法平等,過去世結下的宿因宿果,或使你受氣、受罵、受人嘲笑,這是今生業報,因此大眾應常懺悔業障,多作修持,多聞佛法,多修善行,便可調整心念行為,永離惡法,親近善法。
而在佛歡喜日供養三寶,便可回向過去七世父母,感念父母帶我們來此娑婆世界,有緣學佛,能透過供養修持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和智慧。
影片重溫─「佛教小知識系列—苑長開示 關於佛歡喜日」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v/1CJn7LCb4o/
影片重溫─「佛教小知識系列—苑長開示 為何供僧」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v/1FDPQ1x6Xz/
2025.09.06

